股票

皖西游

突然发现大学时写的一篇游记,转过来,以为纪念

(2007-05-24)

周日,我们驱车去了皖西大裂谷

   伴着春日的朝阳,笨重而臃肿的客车颠簸在绿树成荫的乡间小径上。一路的欢声笑语,吹(牛)、拉(歌)、谈(话)、唱(曲),驶过了麦田,驶过了雨塘,驶过了菜地。我们来到了一面石壁下。旁边一大石,上书苍劲的五个大字——皖西大裂谷

   分了水,撒了尿,交了钱,拿了票,我们开始了谷底之旅。有人在前带路——那是精力旺盛者,有人在中渐进——此为为前所阻着,有人在后欣赏——我即属于此类。

   首先映如眼帘的是一片青青翠竹。可能最近刚下过雨的缘故,叶子绿的耀眼,衬着两旁的青山,越发显得娇嫩可人了。竹林中一条幽深的小路,缓换向前延伸,更给这些整天在高楼大厦间穿梭的人们一种身入世外桃源之感。好景不常在,进去吧!

    迎头碰到一个“绿色”的鹿园。此处的绿色是+指国家天天提倡的“绿色”:全木头的园子,木栅栏,木房子,连鹿都是木木的。任你尖叫、拍照,他们都悠闲的坐着,大有泰山压顶亦面色不改的气度。迎宾是安徽的习俗,黄山有迎客松,这儿养了几头“迎客鹿”。既然欢迎我们,那就继续前进。

视野稍微变的开阔,但路去变的窄了。路旁有一条涓涓细流,她可真够“细”的,不知流一天能否流满一盆?虽然水少,但有幸碰到了亲水动物——一条长蛇。机遇难求,赶紧抓拍。可惜当时女生都跑前面去了,不然又可以听到印象深刻的女高音了。

   继续行走。忽然发现赶上了队伍。崖壁上有个山洞。与其说是山洞,更类似于一个山坑。它就像一个巨人拿着个大铁锨对着山壁铲去了一块,但站下十来个人已经足够了。于是取景,摆造型,拍照,忙的不亦乐乎。旁有一池浅水,中居一块顽石,很像一只大海龟,于是龟背上立刻站满了人。

人群像蚕茧抽丝一样慢慢地被抽去攀爬。近前一看,传言果然不差。崖壁最窄处不足一米,人走进去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:要是两边的山挤过来咋办?这时我又猜测:我班那几位丰满人士是如何过去的?有句话叫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,形容此观再贴切不过。这里行走尚且困难,甭提攻略。更有人提出“三点着地”,于是手抓足蹬,全班成了蜘蛛侠。

    挤了一头汗,无私的大地母亲有送了一身土,我们终于过了一条“难于上青天”之路。小道宽阔了一些,天色却暗了下来。我记得刚才还是阳光明媚,莫非突然变天了不成?抬头一看,天无片云,可也没有太阳。因为头顶的天只有窄窄的一道,像一弯新月,不过是放大型的。终于到了传说中的“一线天”!两旁的青已经看不到了,仅剩下墨,只有洞口还残留隐隐约约的绿。

   天色越来越亮,明媚的春光终于回来了。我也回来了,安全感回来了。两旁石壁又有巨人挖的坑,我也 去感受了一下“延安窑洞”,没什么感觉。

   人有积累起来了,前面有面临“肠道”了。不一会儿,我的猜测变成了现实:前方传来消息,史部长被卡住了!全班大乐。于是众人出谋划策,他旁边的也齐力帮忙,推拉抗扯,终于成功将其搬运过去。道路畅通了,人群又开始蠕动。

   又可以晒太阳了,心情也稍为舒畅,没有了适才的压迫感。找快大石坐会儿,拍几张照,肯几口面包,喝几口水,有开始上路。忽然发现前方人流断了!人呢?近前一看,原来此处有一“天梯”,估计有八十度,不愧此名,难怪人到了这儿就不见了,都上天了!我也摩拳擦掌准备上天,抬头想看看路,迎面的却是一个大屁股,天被遮去了一半,他是我同室的,因此很难看,不知此人前面女同学的好不好看?

    终于上天了。前进几步,找到了一个类似晒经石的地方坐下来,拿出背包里的事物出来享用,又和同学们交换了一些,“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”。完毕,收拾好垃圾,沿着下山小路疾驰而下。

   到了山下,好家伙,一片空地上一簇一簇的摆了好几摊牌局。我看了一会儿,感觉有些困了,就找到一块地方躺下了,不一会儿就见到了周公。醒了以后才知道:刚才有一个女同学和我幕天席地、同床共枕(一堆书包),幸福啊,可我不知道,虽然中途醒过一次,但没看到。因为我们的睡形是“— —”而不是“‖”。睡觉的时候还有好心人给我脸上盖了帽子用来遮阳,后来为我们撑了一把伞,感激不尽。

   游完了,吃罢了,喝足了,上车了,聊够了,睡着了,到校了,回家了,结束了!

打赏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

发表评论